区长信箱  |  区长热线:0376-3772020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平桥文学 > 浏览

冰雕连与我的家乡明港

2022-03-02 作者:曹虎

        我的家乡在豫南信阳农村,村庄向东五百米,有个京广铁路的四等小站,越过铁路再向东两三公里,淮河在那里折向东北;向西一公里,107国道通向北京广州;向南十公里坐落着城阳城遗址,史载,楚国国都郢被秦将白起攻破后,楚顷襄王把这里当做临都三年。信阳地处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带和豫楚文化融合区,透着浓浓的豫风楚韵。那里物产丰饶,南方北方的作物都可生长,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美称。

 

 

      老家向北五公里的明港,是全国唯一一个兼有高铁站、普铁站、高速公路、国道公路和民航机场的镇。发源于桐柏山区的明河穿过小镇汇入淮河,陆路运输不发达的时代,镇里曾有水运码头,这就是地名的由来。明港地处大别山区向华中平原的过渡地带,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镇里驻军单位众多,级别颇高,高峰期驻有多军种、多兵种的多支部队。

 

      近期热映的电影《长津湖》,特别是“冰雕连”,感动了无数观众,引发了强烈反响和热议。军史上“冰雕连”共三个连,其中一个于70年代中期移驻明港,直至本轮军改调防,驻防明港长达40余年。当时驻军文艺宣传队的保留节目是舞蹈《冰雕雄魂》,来源就是朝鲜战场上那个真实的故事,表现这段故事的还有一个情景短剧版本。我曾经和老师同学一起观看过那个舞蹈,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至今仿佛仍在耳畔。

 

  老家时光中,驻军就像邻村的村民。80年代中期的一个黄昏,一列货车车厢失火、浓烟滚滚,停在旁边的车站上,一队士兵,每人拿着一个脸盆,跑步赶到车站救火。还记得,80年代每到夏收,107公路两侧,总能见到驻军的身影,每人拎着一把镰刀,帮助老百姓割麦子。驻军参加过80年代的南疆战事和1998年的长江抗洪。学校每年的文艺汇演中,常找他们借军装排节目,印象最深的是歌伴舞《两地书——母子情》。而我与他们还有一个别样的渊源,在镇上读高中时,几十个士兵准备考军校,到我们学校办班学习,我有过客串他们辅导老师的经历。

 

  伴随着本轮国防和军队改革,驻军的规模被大幅消减,驻军的质量在大幅提升。明港也在发生变化。镇上石灰厂带来的漫天灰尘和钢厂排出的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明港的街道整洁了,明河水清澈了,明河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胜地。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雨天两脚泥的现象不复存在,村头巷尾不再看到鸡屎牛粪,生活垃圾每天有环卫车集中清收。镇西数村复活了一条小河,沿河修建了健身步道,连绵十几公里,两侧绿树成荫。相邻的新集村有个留守儿童学校,在河南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学校的创办者是我初中的一个老师。这些年,每次回到老家,都能感受到家乡有新变化,慕名而来的游客、访客越来越多、越来越远。我的乡村越来越美丽,美丽乡村正在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每日推荐

推荐图文

热门文章

主办:中共信阳市平桥区委宣传部

承办:平桥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376-3720582

邮箱:xyjcpq@163.com

微信公众号:pqwx006

平桥新闻网简介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