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信箱  |  区长热线:0376-3772020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平桥文学 > 浏览

那山 那水 那村 那人 ——我的郝堂记忆

2020-08-14 来源:五里店办事处 作者:张勉

 

  我的郝堂有着说不清的缘分。


  我的姥姥曾在郝堂小学教书,我的姥爷葬在郝堂,我的母亲曾经每天走十几里山路到郝堂上学,我好几个表舅、表姨都住在郝堂。


  而我关于郝堂最早的记忆大约是在五六岁时。那时郝堂还不通汽车,只有崎岖的乡间小路,狭窄的石板小桥,以及浅浅的溪水。记忆里并不明晰,有父亲背着我过桥的画面,也有他背着我趟过溪流的画面。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父亲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母亲坐在后座儿,我坐在前杠上,自行车咯吱咯吱的响一路。从平桥到郝堂这一段旅程并不短,无论冬夏,父亲总是会满头大汗,母亲在后座拎着礼物也并不轻松。而我在前杠上坐着也不舒服,总是要来来回回的扭一扭,隔一段时间还总是要求停车休息一会。


  但是,郝堂依旧有吸引我的地方。那里有葱绿的山,有清澈的水,有和我生活不一样的村庄,有我血脉相连的人。春天有清香的茶,夏天有清凉的风,秋天有满山的板栗,冬天有温暖的炭火盆。


  那时,郝堂于我是一片自由的天地。在那里,父母极少管我,舅舅们宠我,哥哥姐姐甚至是弟弟妹妹们都让着我。我可以肆意满山的疯跑,无拘无束,自由而畅快。我喜欢套着一个破旧的汽车轮胎在水里手脚并用的乱划。我喜欢捉一瓶子萤火虫当手电筒,在夜幕下纳凉,听满山的蝉鸣和蛙声。我还喜欢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跑到山林间敲树上的板栗,然后用大石块砸开,剥出栗子,满口甜甜的滋味。我更喜欢冬天围着炭火烤红薯,烤着毛线针串上各种肉串和蔬菜……


  那时,关于郝堂有一个印象很深的趣事。某年冬天,我们全家和大姨一家到郝堂拜年。大姨夫和父亲都喝了不少酒。回来的路上,天已经黑了,舅舅沿着乡间小路送我们。大姨夫步履蹒跚,脚下一滑要摔倒,父亲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拽他,结果两个人双双跌到了田埂下,是舅舅又跑回去叫人,才把大姨夫和父亲拉了上来。幸而田埂里的水并不深,冬日穿的棉衣也很厚,衣服没有湿透,但两个人还是颇为狼狈。这件事却被大姨和母亲当成了禁酒的必杀宝典,在亲戚们之间一直念叨了快30年。


  这是我儿时的郝堂!


  那时候,我很喜欢的郝堂!


  我与郝堂的疏远是在中学以后,学业日渐繁忙,我已经没有了肆意玩闹的时间。而且,二八大杠的衡杠已经不再适合渐渐长大的我,哪怕那时家里已经有两辆自行车,我已经从前杠挪到了后座。崎岖的道路颠簸的我各种不适,夏天的烈日会晒伤我的脸,冬天的寒风会吹裂我的手。花蚊子会咬得我满身包几天难以消肿,旱厕里总有难闻的味道……


  那时的郝堂,没有有线电视,看不了《还珠格格》,没有精致的蛋糕,没有各种口味的冰激凌,没有香甜的奶茶,没有我喜欢的零食,没有浉河公园的摩天轮,没有南湾的水上乐园,更没有人能和我一起讨论最流行的歌曲、最火爆的明星……郝堂在我眼中,贫困、落后,与渐渐长大的我格格不入。


  郝堂的山不够巍峨,郝堂的水不够辽阔、郝堂的村庄不够富饶,郝堂的人都不再吸引我。于是,我渐渐开始拒绝郝堂,一年一次甚至几年才会去一次郝堂。我有了我新的天地,并乐在其中。


  再和郝堂有联系,是我在南京工作了两年之后返回信阳考公务员,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牵引,我来到了五里店办事处。2012年3月,我因工作的关系再次来到了郝堂。她的变化让我震惊。我记忆中的郝堂,没有硬化的公路,没有大片的荷塘,没有仿古的房屋,没有小桥流水……


  这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郝堂。


  然后,我从同事和村干部们的口中了解到,在一年前郝堂开始新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不扒房,改水、改厕、改房,完善基础设施……我不断了解,深入倾听,并开始参与投身其中。

 


  随后短短的几年间,我看着我眼前的郝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全国知名的美丽乡村。她的变化被当做一个典型经验不断传播。我看到原本硬化的水泥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公路,我看到原本火彩盒似的房屋变成了各具特色的豫南民居,我看到新建的郝堂小学成为了村庄的特色地标,我看到新建的文学馆里总有人安静的阅读,我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我也看到我所熟悉的村民脸上日益增加的笑脸。表哥表嫂开了农家乐,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舅舅养起来小龙虾,每年收入蹭蹭上涨;大哥过60大寿摆了两桌酒,喝的竟然是五粮液。


  在郝堂的这些变化里,我有幸参与其中。我走过郝堂的每一寸土地,研究过每一家的房子,熟悉每一户村民,我对郝堂的山、郝堂的水、郝堂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我协助过央视、新华社等全国各地的记者拍摄郝堂的故事,我为全国各地的政务团讲述过郝堂的建设经验和变迁,我郝堂写过几十万字的各类材料。为更好的宣传郝堂的茶文化,我去学习了茶艺。为了丰富村民的生活,我连续6年组织、策划了郝堂村晚和郝堂诗歌朗诵会。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服务村庄,我报考了研究生系统的学习村庄治理。

 

 

  这是现在的郝堂!


  与我一起共同成长的郝堂!


  我曾对人说,我知道二十多年前郝堂的样子,也见证了如今郝堂的变迁,我更希望二十多后郝堂依然还在我的记忆里书写新的故事——山更青、水更绿、村更靓、人更美……

每日推荐

推荐图文

热门文章

主办:中共信阳市平桥区委宣传部

承办:平桥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376-3720582

邮箱:xyjcpq@163.com

微信公众号:pqwx006

平桥新闻网简介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