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北京菊和杭白菊盛开采收的季节,在位于彭家湾乡陈寨村的菊花种植基地里,百余亩北京菊和杭白菊迎风绽放,一簇簇一丛丛,花朵硕大,傲然挺立,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和远处的风景一起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田地里,50多名村民手拿篮子正忙着采摘菊花,不远处,工作人员接连不断地将一筐筐摘好的菊花过秤计量装车,送往就近的烘焙坊进行烘焙,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该基地是信阳市华序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时志中创办的产业,种植菊有百余亩,每亩可产鲜菊花1500斤,风干后可制成干花200多斤。

彭家湾乡陈寨村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以“花海彭家湾”为切入点,发挥市场主体带动作用。通过土地流转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的机会,助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该基地已带动100多名村民到菊花基地从事劳务活动,平时仅栽植、管理菊花,每人每天能获得50元以上的报酬。当前采摘时节,每位村民每天收入实现了翻番。种植菊花,生长周期短、易于管理。每年9月便可采摘,花期不同,采摘时间长。菊花种植为陈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我们年纪大了,干不动重活,但是采摘菊花这种工作既轻巧又简单,我家离基地也近,来这采菊花很方便。摘得多,挣得多,靠自己的劳动,有时候一天还能挣100多块钱,特别知足。”一位采摘菊花的村民说道。

发展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最有效的途径。下一步,陈寨村菊花基地将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种植,打造以有机菊花为代表的特色产业。让陈寨村的产业富民之路一路花香,让更多村民通过种植菊花增收致富。百亩菊花叠翠流金,金秋十月硕果累累,黄白相间的小菊花点亮了陈寨村深秋的田野,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村民的脸上。

近年来,彭家湾乡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以农业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为主抓手,着力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采取培育、引导等方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发挥地方优势的产业项目,通过引进特色产业种植,帮助村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