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店街道办事处结合当地实际,借助郝堂美丽乡村名片,努力打好“特色产业牌”、“人才聚合牌”、“文化复兴牌”、“绿色宜居牌”、“组织引领牌”五张牌,使辖区村庄经济富美、环境优美、民风淳美、文化和美、生活甜美,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豫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打好“特色产业牌”。通过转变发展理念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引导群众种植有机水稻、红米、荷花、蓝莓、桑葚等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效益;打造农旅结合特色采摘园,以特色农业种植为基础,通过科技开发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构建现代农业“多彩田园”;做大做强茶产业,扩大原种茶规模,大力发展有机茶园,形成了佛灵山—太平山—郝堂茶产业发展格局,茶园面积达2.7万亩,擦亮“信阳毛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南片七桥、郝堂、佛山连片发展,通过房屋改造、循环路建设,兴建骑行休闲绿道、登山健身步道,兴办农家乐和传统豆腐坊、酒坊、茶坊,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在三个村注册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已达180余家,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万元。
打好“人才聚合牌”。主要是抓好三类人员:一是帮助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通过提供担保贷款、发放奖金、给予优惠等多种奖励措施,支持回归创业人员、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目前,五里店办事处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已有500余人返回村庄创业、就业,占外出务工人数的80%。
二是服务资本下乡的企业家,先后招引培育20余家企业落户五里店,帮助其优化成长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改善企业的对外形象,更好地加强政企合作,凝聚发展共事。三是团结热心乡村的“新乡贤”,通过成立志愿者协作中心、返乡青年创业合作社、农家乐协会等一系列的农民团体,将热心村庄发展的村民组织团结起来,使其更具有凝聚力,也便于他们更加有效地参与乡村建设,推动村庄的发展。
打好“文化复兴牌”。利用信阳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建设茶坛和陆羽祠,挖掘本土茶文化,创立本土茶品牌。挖掘豫南文化特色,丰富茶山民歌、豫南秧歌舞、旱船、旱车等表演形式,每年举办民俗文化节、郝堂庙会、太平山庙会、郝堂美食节、七桥蓝莓灯光节、诗歌朗诵会等活动20余场。扩展村庄文化资源,利用名人的影响力推动村庄文化发展,建设白桦叶楠文学馆和张玉珩革命烈士故居,彰显文化底蕴;开发新的文化资源,利用自行车赛道、登山步道、采摘园等资源优势,打造郝堂自行车赛、七桥灯光蓝莓节、佛山炒茶大赛、全国徒步大会等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中国乡建院、道中书院、信阳摄影家协会、信阳作家协会等一系列文化团体进驻郝堂,不定期开展各种讲座、交流会和活动,不仅提升了村庄的文化,更大力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壮大。
打好“绿色宜居牌”。坚持“生态立村”理念,尊重自然做到“四不”:不砍树、不填塘、不挖山、不扒房。提升环境突出“四改”:改水、改厕、改厨、改房。村庄不搞大拆大建,推广垃圾分类,引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着眼保护和提升村庄的生命力,在修复完善上做文章,让绿水青山成为郝堂的金字招牌。同时,明确每个村落建设始终是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持续提升乡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民政等设施保障水平,满足村民多方位需求,增强乡村活力。通过建“室”助医,辖区8个村庄建设了村卫生室,有效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建“屋”促学,五里店共建设农家书屋18个,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建“场”乐民,8个文化广场、14个健身广场和4个小游园为村民搭建了休闲娱乐、联络感情、融洽邻里关系的良好平台;通过建“院”善老,乡敬老院和郝堂居家养老中心,让居家养老中心成为老人们的幸福乐园。
打好“组织引领牌”。五里店办事处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乡村治理新体系,通过组织引领选优配强村班子,选拔出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敢于担当、战斗力强、带动力强的村干部。同时,不断培养吸收优秀年轻人入党,不断激发乡村振兴领头人创新创业活力。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贯穿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全过程,“干什么、干不干、怎么干、干得怎么样”,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由群众说了算。坚持开展每月10号“党员活动日”,让党员强素质、当先锋。村党支部引导制定村规民约,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农家乐协会、夕阳红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组织,推动村民自治,让党旗在五里店高高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