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信箱  |  区长热线:0376-3772020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公告公示 > 浏览

平桥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重要成果

2025-08-01 来源:信阳市平桥区统计局

平桥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重要成果
平桥区统计局
平桥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25日)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普查机构认真落实《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2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豫政〔2023〕8号)、《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信政〔2023〕8号)、《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信平政文〔2023〕99号)要求,各负其责、通力协作,扎实有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经过全区各级六百余名普查人员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普查数据采集、审核和汇总评估工作。普查全面摸清了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反映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普查结果显示,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初显活力,五年来全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普查主要目的和主要工作


        平桥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新进展,以及我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发展载体的发展情况。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我区经济普查工作从2023年6月开始,历时两年,顺利完成了机构组建、宣传动员、人员培训、普查区划分、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投入产出调查、数据审核验收、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工作,现在进入主要数据发布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二、普查主要特点


        (一)高效落实普查工作保障。按照摸清平桥区经济家底、切实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普查总目标和总要求,强力部署和推动普查工作。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重视支持普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普查责任。各级政府及时组建普查机构,提升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机制,细化任务举措。各级普查机构及各成员单位积极主动履职,强化信息共享,提供多方保障,为普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严格执行普查流程规范。按照国家和河南省普查方案,结合平桥区实际,组织各地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对全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开展系统化、持续性业务培训,规范有序实施单位清查、普查登记和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全面加强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坚持边普查、边审核、边检查,确保普查源头数据真实可靠。


        (三)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为促进经济总量数据与结构数据衔接,此次普查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兼顾调查内容及方法差异,以“统分结合”方式有效整合业务环节。对辖区32家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首次建立统一的电子统计台账,提前组织整理调查数据,有效减轻填报难度。加强投入产出调查数据与普查数据比对检查,着力提高数据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四)提升普查工作质效。进一步强化部门数据共享应用,有效整合编制、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行政记录,为开展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提供了数据基础。深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使用全国统一采集模式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查,提高普查人员管理与培训信息化水平,普查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五)坚决守牢数据质量生命线。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强化全流程数据质量管理,全面防治统计造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举办各类科普性强、参与度高的宣传活动,印发各类告知书,积极争取普查对象的理解和支持。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及时纠正各类普查不规范现象,确保普查源头数据质量。


三、普查主要数据


        (一)单位情况。2023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0213个,产业活动单位11304个,个体经营户32599个。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615个,占25.6%;建筑业1657个,占16.2%;制造业1182个,占11.6%。


        按区域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乡镇是:平桥街道办事处2308个,占22.6%;平西街道办事处1693个,占16.6%;明港镇1349个,占13.2%。信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上”法人单位239个。


         (二)从业人员情况。2023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07552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40807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8952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8600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66551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29672人。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34179人,占31.8%;建筑业12979人,占12.1%;批发和零售业12104人,占11.3%。


        按区域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位居前三位的乡镇是:平桥街道办事处20695人,占19.2%;明港镇19444人,占18.1%;城东街道办事处11256人,占10.5%。信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上”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2160人。


       (三)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从资产看,2023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44.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525.2亿元,第三产业818.9亿元。从负债看,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748.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315.9亿元,第三产业432.9亿元。从营业收入看,2023年,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855.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635.1亿元,第三产业220.8亿元。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区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424个,从业人员4708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0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2个,从业人员3227人,营业收入12.0亿元;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57个,从业人员197人,营业收入0.6亿元;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211个,从业人员862人,营业收入1.8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法人单位104个,从业人员422人,营业收入1.5亿元。


        (五)新兴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区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1个,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个。全区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0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490人年,R&D经费支出4.5亿元。


        总体来看,平桥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普查主要数据客观反映了五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河南省、信阳市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推动统计改革任务落实,积极组织各方力量深度开发应用普查资料,充分发挥普查数据价值,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加快振兴发展、实现“两个更好”新篇章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撑。

每日推荐

推荐图文

热门文章

主办:中共信阳市平桥区委宣传部

承办:平桥区融媒体中心

邮箱:xyjcpq@163.com

微信公众号:pqwx006

平桥新闻网简介 网站声明